行业资讯
沙河玻璃名人论道
2015-03-28  浏览:5976
沙河玻璃名人论道——沙玻集团篇

沙玻集团董事长张生运在沙河市2015年创新研讨会上,谈到沙河玻璃产业整合的问题,讲话如下:

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对沙河玻璃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拐点,常说经济运行都有一个周期,就现在面对的形势来说恐怕不能用周期来解释,以前玻璃行业差不多4、5年一个周期, 现在可以说正处在低估,以后是会达到高峰还是延续周期向前走,性质上不能简单衡量。现在玻璃包括整个建材行业都处于一个低位运行,沙玻集团2010年成立,意在协调行业发展,但目前整体运营中作用并不太突出,对于下一步如何让玻璃行业突破瓶颈,保持沙河玻璃持久动力,有几点看法:

1. 整合要有基础。首先从维护市场秩序、减少恶性竞争、提高竞争力来说。3月以来短短几天时间内沙河玻璃降价3元一重量箱,对全国市场造成不小冲击,形成对比的是全国其他地区都有所上涨,惟独沙河地区下降。现在沙河玻璃库存接近800万重箱,800万是沙河玻璃的一道坎,迫近这个数字降价不可避免,但短期大幅度降价还是一个市场心理的问题。尤其是在其他地区都在涨价的情况下,企业若能够稍微坚持一下,情况会稍有好转希望每家都不仅仅从自身利益出发。 目前沙河和其他地区价格差很大,往年一般价格差较小,说明沙河竞争力在下降,这就提醒我们产业整合,产量的较少、产品的差异化在没有整合的情况下根本实现不了。

2. 成本降低,一是技术创新方面,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小微企业或许表现的不太明显,但纵观世界大型企业或百年企业品牌,没有一家不是拥有自己独立研发的产品和技术。但沙河企业在这方面努力仍旧不够,没有创新产品根本无法立足,也就没有利润而言。二是在原材料上,大企业或许可以改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购买,一定程度上压缩成本。

3.金融商贸上,政府可提供一个大的平台,共建金融体系,包括产业发展基金、商贸通道、电子商务这块,建立一个大的平台资源共享很重要。

4.对现在的沙河玻璃而言,扩张、兼并是一个好的契机。国家政策对企业走出去也支持,银行都有优惠的贷款政策,玻璃虽然属于过剩产能,但是是优质产能,如果能够走出去也是一个优秀的选择。

5.小企业贷款担保问题。沙河经济在经济环境整体不好的情况下,仍保持正常运转,得力于玻璃深加工的发展,但小企业发展受资金所限,也希望大企业能够向德金的模式一样,带动帮扶小企业发展,这样小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消化企业玻璃原片,减轻市场压力。


对于产业整合其中的益处大家也都知道,但涉及到每家企业情况不同,股份不同,整合也相当困难,希望每家企业都能审慎思考,携手完成此事,共渡难关。

沙河玻璃名人论道——安全篇

安全实业总裁杨江魁在创新研讨会上的经验分享.

在当前环境下,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创新,特别是对玻璃行业。虽然安全是沙河玻璃行业的龙头老大,但依然避免不了经济下行的压力,这段时间企业的日子也很难熬,想必同行业的大家都有相同的感受。

现在大家都讲转型发展、创新发展,那到底什么是创新、转型发展?我们公司在2013年也提出了转型创新,两年的工作报告都是转型创新发展,但到目前仍然觉得有些困惑。不管转型发展也好,创新发展也好,过去经常讲一句话叫“企业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想就人才竞争、人才战略谈一点体会。

第一点,关于人才,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靠自己培养,一个是靠外部引进。不管是培养也好,引进也好,首先有一个问题,企业都应该容得下人才,我们要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怎么用得好?首先一点就是容得下,特别是对被引进的人才,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经历不同,所以就造成了对事情的感悟或进一步说对文化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对有一定能力的人来说,他们自身性格、文化的印记更重,所以把人才引进后就要容得下,我们过去叫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怎么尊重、关心?就是容得下,让他们感觉有发挥的作用和机会,具有施展能力的舞台。我觉得这是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企业要建立一种允许、容忍失误或失败的机制,大家都知道发明创新在实验室失误失败一千次一万次,但有一次成功就是创新,所以创新就意味着失败,甚至在一定的时间内就没有成果,所以作为企业、企业家要允许失败,假如是有几次失败就受不了,那么可能我们永远都要落在别人后面。要允许失败,因为我们相信最终是会成功的。

第三,企业要舍得投入,我们的企业都是正在走向成功的企业,中国的民营企业在创新的投入上还是太少,有案例讲到投入2000万完成创新,对于我们这些企业,拿安全来说2000万也不是什么大投入,所以说我们要是能把用在其他可避免或减少的投入转向创新上来,我想我们行业产生的效益就不是现在的情况了,现在企业不能“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所以对于创新我们还是要建立起一个预算机制,每年要有一定利润额度的投入。

第四,我想说的是要建立专门的平台,建立专门的实验室、生产线,安全在2013年曾提出要拿出一条生产线专门用于工艺流程、产品技术创新的工作,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现在看效果还不太明显,但是我们仍会继续坚持下去。

人才创新在于培养、使用。最根本的还是如何把人才养好,现在不缺人才,社会上人才很多,关键是如何让把人才用好。

第二个部分我想谈到资本。关于资本市场、资本游戏,大家都有了解,但是不客气地讲,现在就沙河多数民营企业而言,要走上市之路太难了,包括龙星上市(沙河唯一一家上市企业),它的过程艰辛漫长,对沙河民营企业来说都应该知道,但是我想谈到的是,上市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它只是一种选择,而且从理论上讲,上市恐怕还不是最好的选择。中国的上市成本之所以低是因为没有分红机制。其实上市的成本应该是一种更高的融资手段,咱们国家不会永远停落在这种不规范的阶段,当它规范后其实上市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我说上市艰难并不是说民营企业就不去考虑上市,就目前沙河民营企业的状况看,应该逐步实现股权多元化,咱们现在股权是有一定问题的。

为什么提股权多元化,它是有益处的,第一可以增加资金来源,对民营企业来讲基本上永远处于一种饥渴资金短缺的状态,所以通过股权多元化可以增加资金来源。第二点,就是可以促使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减少决策风险。第三点,沙河的民营企业多多少少明明暗暗都有内、外部集资,从资本上讲也可以叫私募资金,指向特定人群没有向社会公开募集。但是现在很不规范,而且我认为其中风险很大,所以假如能将这部分资金进入到融资里,对解决我们沙河民营企业内、外部融资问题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现在国务院正在征求意见出台一个“众筹股权融资”,我在这里给大家提出来,可以关注研究一下。

关于资金、人才我就说到这里,有些不一定对但是跟大家分享一下。

沙河玻璃名人论道——德金篇

德金董事长胡建军关于创新研讨的分享。

2014年是沙河传统玻璃发展史上,形式最为严峻的一年,环境压力、产能过剩、价格低迷、融资难还有个别金融部门撤资等等问题,困难之多、压力之大、周期之长远远超出个人想象,并且从现在来看,周期不是一时一刻的,所以对我而言心情也是比较苦恼。

沙河玻璃想要走出现在的困境,必须创新,适应新常态变化,促使企业实现转型。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在管理及人才上同样存有空间。世界上分两种公司,一是欧美公司,二是日式公司,此两种模式不一,所以在管理上也就不同,沙河企业和国内一流企业相比差距还是很大,所以在管理上创新空间巨大。企业家都有感受,我们之间相互交流也会提到科技创新,何谓科技创新?我理解的科技创新就是将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融入实体经济之中。尤其对玻璃行业而言,到现在,必须走创新之路。创新不仅是解当前之困,也是谋长远之计。现在不创新无疑是等待被淘汰。沙河玻璃30多年的发展,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企业没有创新也将没有出路。产学研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总会开花结果。

第二点,2010年德金为增强企业竞争力,延伸产业链条,建设了德盛园区,当时打造园区平台的目的是想化解自己的产能,经过多年的发展证实,德金是受益者,通过市场2年销售数据对比来看,德金的库存最低,库存最低并不是意味着德金的销售与其他兄弟厂家相比有什么高明之处,而是自己化解了自己相当一部分产能。特别是在2014年7、8月份,自我产能消化最高的阶段达到85%。创办园区也是为了延伸链条,提高产品竞争。因为单单依靠平板玻璃而言附加成本很低,而且现在处于亏损阶段,所以不延伸产业链条,在后续技术上不继续研发,就没有竞争力度。

园区形式的创办,撬动了相当一部分的科研成果,现在园区的科研成果丰硕,荣获专利450项并且还有150余项正在呈报中,所以如果没有当初园区发展的规划,也就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创新,包括国内、国际优秀人才的引进。园区平台需要进一步完善,也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土地、人力、建设、物流、招商、服务等资源,提升园区承载力,为玻璃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优质平台,在此基础上推进集群内部产业关联互动,强化优势融合,积极探索高端优质发展路径,提高产业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实现企业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技术联盟、风险共担,带动整体转型发展。

三,关于资本市场。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在资本市场上,都说融资难,对于德金而言也有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东西。在融资上,对于玻璃行业在寻求帮助的过程中,首先要推销自己,营销自己。把自己的优势、先进技术介绍出来,把玻璃行业的规律讲明白,几年高峰期和几年低谷期,也恰恰是几次低潮成就了沙河玻璃的发展,没有低谷的存在不会产生优胜略汰。所以在资金方面要学会自我营销。 同时希望政府能够帮助银企对接,改变老化形式,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玻璃行业发展创新。

关于企业上市,企业如果时机成熟自会上市,在时机不成熟的阶段如若强求反而会造成企业发育不良,上市是一种融资方式,融资是可以多样的,私募、PE也都可以探讨。相关的东西就分享到这里吧。

沙河玻璃名人论道——迎新篇

迎新董事长赵士军在创新研讨会上关于创新经验的分享。


这个时期正是沙河玻璃低迷的时期,整体形势不乐观。迎新一直走在沙河玻璃产业创新之先,在产量创新上一直引领玻璃发展,但这几年只在量上的发展,也走了许多弯路,所以到现在更明白创新的重要性。

与武汉理工等高校合作,但没有把实验室进入产量化发展是一个失误,所以我们也从别的先进公司采取了一些成熟化的技术。10年引进两条美国在线Low-e生产线,每天镀膜4-5小时,但技术不成熟所以质量不太好而且成本非常高,我们一直想在技术上有所发展,在当时一平方卖到50-60的时候,秦皇岛引进的同样技术一平方卖到80-100,次品比正品价格还高,我们生产玻璃因为时间短所以成本高,在当期并没有获得利润,来我们引进一批博士生人才,在设备简陋的情况下坚持研发,通过3年时间逐渐攻克镀膜时间,延长到15小时并且正品率大幅提高,使得成本大幅下降,引进一个人才就可改变一条生产线,管理创新今天使用明天就会见效,技术上一点小突破都是大进步。并且获得沙河唯一一个市长特别奖,政府鲜明支持创新发展的精神,所以放置到现在,我们依然可以下决心做到创新。

2014年我们从南玻引进技术,把普通玻璃上升到优质玻璃,在价格上也比普通玻璃多出4-5元,虽然之前我们一直在追求数量,但我们积极改变思路,在技术方发展创新。在去年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南玻、福耀依然取得高利润,同样是玻璃产品,人家利润高因为科技含量高高,所以我们必须要在技术上创新、在产业上创新、在资源整合上下功夫,虽然现在面临低谷,但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愤然跃起,在产品档次、科技含量上下足功夫,生产不同品种的玻璃,但不仅仅限于玻璃,在各方面都要努力创新。